据财新报道,日前从权威人士处获悉,证监会计划向商业银行发放券商牌照,或将从几大商业银行中选取至少两家试点设立券商业务。
对此,6月28日晚间,证监会新闻发言人表示,我们已关注到媒体报道,证监会目前没有更多的信息需要向市场通报。发展高质量投资银行是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资本市场发展决策部署的需要,也是推进和扩大直接融资的重要手段。关于如何推进,有多种路径选择,现尚在讨论中。不管通过何种方式,都不会对现有行业格局形成大的冲击。
业内人士认为,此次银行获取的券商牌照的背景与2015年已经不同,推动金融混业经营并非主要目标,金融反哺实业、发展直接融资才是制度改革的主线。
事实上,早在2015年,监管部门将向银行发放券商牌照的传闻已流传开来。彼时,证监会新闻发言人张晓军回应称,证监会正在研究商业银行等其他金融机构在风险隔离基础上申请证券期货业务牌照有关制度和配套安排,相关工作在进行中,并需履行必要程序。
为何时隔五年重提向商业银行发放券商牌照?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特聘研究员董希淼分析称,近两年,监管层反复强调“大力发展多层次资本市场,提高直接融资比例”,而商业银行是我国金融体系的主体部分,整个银行业占金融业总资产比例92%以上,商业银行的资金实力强,机构网点多,客户数量也比较多,如果拿到券商牌照,将有助于整个资本市场的发展,更好、更快地提高直接融资比例。
“我国的金融体系是以间接融资为主的,直接融资不够发达,企业杠杆率较高。尽管我们也做了一些尝试,比如说投贷联动等等,但对一些创新型、科技型的企业支持往往不够。” (责任编辑:han) |